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产品中心

华腾甲方基建工程项目管理

 

 

第一步:全生命周期基建项目管理平台

 

 

一、基建项目管理平台

(一)建设目标–五大体系

  1. 项目管理组织计划(合同网络图):通过建立完整的合同网络图组织体系,明确各责任主体的管理架构,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与架构,清晰化各参建单位工作责任、工作界面,提高使生产与管理资源效率,促使建设项目设定工作目标的实现。
  2. 项目进度总控计划:建立高效协作管理平台,建立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专业工程进度计划、项目月/周工程进度综合计划的三级计划联动,通过进度三级计划联动,清晰化各参与方业主、设计、施工、供货的工作配合,形成一个可协调各参建单位的整体进度计划平台,使各参建单位各自编制的进度计划与进度管理行为相互协调、统一。
  3. 项目投资总控计划:实现以概算(目标成本)为红线,通过合约预估价将合同网络图与概算进行主线串联,进行招标、合同签订、合同变更的动态管控。
  4. 资金需求计划(形象进度/完成产值):按照形象进度滚动更新月度的资金需求,形成项目资金需求计划,为项目资金安排提供数据支撑;
  5. 工程曲线:根据资金需求、确认产值、实际支付形成工程量曲线图,通过资金需求总额与确认产值总额工程量曲线反映工程进度情况,通过确认产值、实际支付工程量曲线反映资金流情况;

(二)系统业务架构

 

 

(三)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管理提供了更科学更高效的工作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打开建设项目监督与管理的新思路,为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 将标准嵌入系统,高效指导管理工作:系统中内置有成熟的标准及既往工作执行时的参考数据,在执行新工作内容时,系统自动获取标准作为参考,使得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减少管理者和执行人员个人经验与专业知识的参差不齐,导致对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
  • 自动化的组织与协作,快速推动任务执行:通过将流程中规定的职责范围、风险控制、操作规范以表格的形式固化至平台上,并明确填报执行的权限范围,在执行新的任务时,系统会自动组织协作,推动、分发工作,对管理者及执行者进行通知,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信息的科学整合,实现各部门无缝沟通,内外部资源可视化管理:平台可将各个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数据自行进行串联,智能地为每个参与对象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实时监督、预警。例如:可将招标货物的到货时间与进度任务进行关联,自动监测此次招标是否会对进度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通过结构化的、无缝的内外部信息整合,可大大提高信息间的传递效率与沟通效率,实现无缝沟通,可视化管理。
  •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化管理,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运维提供精确信息: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于项目建设期在设备、管线等位置布置电子码或电子芯片,记录其供应商、保内保外、对应合同等重要数据,使建筑的全部数据实时可查,并在运维期做到实时预警;还可与BIM技术进行对接,在运维阶段准确定位管线及设备位置,自动调出相关数据,形成可视化的运维管理系统。

 

 

 

第二步:数字化交付(数字孪生)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项目设计、采购、建设等各阶段为工程数据信息收集入口,保证数据标准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规避运维与建设阶段的数据脱节,并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IBMS智能楼宇信息集成系统、FM设备设施管理系统、EMS能源管理、后勤业务管理系统等深度融合和数据交互,提供医院兼具高效、快捷、实用、节能的后勤新管理手段,提升后期安全保障能力及响应速度,实现后期动态化、精准化监控,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1、交付标准:以运维工作为标准,在项目建设期采集设计、施工、竣工阶段的数据,沉淀其在不同环境/场景下的运行标准指标项,包括:BIM交付精度、运维巡检标准、保养标准、维修标准,形成内部系统/设备设施库与运维标准指标库,为监测定位、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感知采集: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打通环境、设备、人之间的关系,自动匹配当前运行环境下的标准参数,并实时对比监测指标,准确定位故障点,推送运维标准,指导运维工作。
3、智能控制: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感设备,把管理对象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按场景、按规则、按环境要求,从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智能化的运维和运行全部打通,形成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调整的闭环控制系统。

(二)建设理念

数字化交付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理念=全生命周期BIM数字交付+物联网+移动终端

1、全生命周期BIM数字交付: 让BIM不再单单停留在设计或施工阶段,而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制定统一的交付信息标准库(比如,设计图纸、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再借助BIM模型串联运维对象信息,用三维空间形式,直观进行项目运营运维数据,全面发挥BIM的建筑管理效益。

2、物联网:规避人为因素对过程数据采集的干预,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运维场景,实时监控与反馈设备设施状态,以设备运维场景与策略设备状态,并实时存储设备位置、维修记录等基本信息,实现设备数据的集中展现,提高日常维护维修工作效率,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3、移动终端:利用移动终端本身的特性,结合条形码、二维码技术,实现对设备设施信息在BIM中的快速实时查询、监控和上传。在建筑设计初期对重要的运维对象统一制定二维码标识,并设备进场或安装完成后张贴二维码,并于实际交付后与BIM结合。运维过程中通过二维码扫描后,可在BIM中标识设备的空间位置、属性和信息等,方便后期运维,使项目运维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便携化。

(三)系统架构

(四)价值分析

  • 统一与细化交付标准:统一的数字化交付标准,为工程各参与方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模型传递原则和BIM交付深度参考,从而让实施BIM技术的各单位有据可依,实现BIM信息通畅地在各单位间传递。标准的不断积累与沉淀,细化BIM交付标准,简化运维阶段不必要的数据信息,运维人员可更清晰直观地查看设备位置、信息,使模型管理更精细化。
  • 打通各阶段数据,打造可视化建筑: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等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数据交付,打通各阶段内容数据,可视化内部空间设备设施,通过给予各系统、各设备空间位置和信息,把原来的以编号或者文字表示转换为直观的三维图形位置。平台在整合各信息化技术后,方便运维人员获取最准确的建设期移交数据,定位故障设备,了解故障设备周围的相关影响。比如进行管道维修时,维修人员可第一时间接收到管线的状态,了解墙体内部的管道位置、阀门及其他零件的位置以及历史的维修信息,帮助运维人员减少对运维设备位置确认,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维修的时间。
  • 沉淀过程数据、追踪过程执行、提高项目质量: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与BIM集成,对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机电设备等设备设施进行动态监测、持续性数据获取与同步更新,并利用BIM的三维技术,使空间信息与实时数据融为一体,实时同步运维后产生的实际数据与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平台不断沉淀过程数据,实时追踪执行过程,未来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隐患,分析设备设施的维保频率、故障频次,厂商的影响及时性,通过数据来优化和完善现行管理,有效提高项目质量、节省运维时间、减低管理成本。例如,通过对空调系统各运维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各品牌、型号空调的故障频率、维修频率、设备的使用时间以及容易损坏的位置等相关信息,汇总出各品牌空调优劣、备用零件消耗率,优化项目的招标供应商和采购计划,减少运维成本和风险。
  • 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打破建设期与运维期间的信息割裂,以高效、精细、标准的管理手段,提升医院运维管理服务效率与质量,有效节省医院运营成本,降低运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第三步:产品化数据平台

 

 

(一)建设目标

总目标:依托PM系统建设基建项目产品化数据平台,将历史项目数据进行产品结构化梳理与沉淀,并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数据、标准、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团基建产品化大数据平台。为新建项目、改造项目前期提供数据支持,快速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生成设计、造价、技术等指标。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动态对标历史优质项目,及时纠偏。提升集团基建项目管理标准及质量。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子目标:

1、实现基建项目组件化管理借鉴工业产品结构管理的理念,将基建项目按产品化的形式进行划分重组,实现以树状结构描述基建项目的行业分类、单项、单位、分部、分项的组成关系。

2、以组件化形态动态积累项目过程数据资产,实现项目数据标准化沉淀与PM系统无缝对接,积累项目过程数据资产,按编码、建筑专业、指标项等不同维度规范化收集项目执行过程数据,建立统一的规划指标库、设计需求库、分包策略库、目标成本库、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库、质量标准库等,让有价值的数据不停留于项目完工,为后续项目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建立新建项目需求管理模型,快速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收集新建项目需求建立需求模型,关联产品化数据平台。将新建项目需求与产品数据库进行关联匹配,快速完成新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自动生成新建项目的设计指标、投资指标、造价指标、工艺指标、技术指标等。

4、通过组件形式快速完成不同项目内容组合,实现项目赋能与组合对标管理:将项目数据标准库与PM系统无缝对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索引对标规则,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实现自动索引对标,降低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等管控风险。

(二)功能架构

基建项目产品化数据平台功能架构包括:项目产品管理、需求及策划、项目数据库、引用对标四大模块,以PM系统项目前期管理、勘察设计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项目投资管理、项目合同管理等业务数据为支撑,构件基建项目产品化数据平台,实现项目产品化组建及业务对标。同时可拓展应用平台,贯穿企业微信、A+系统、SRM系统等。

(三)价值分析

  • 借鉴工业产品物料库管理的模式建立基建工程库,将基建工程库分为三大类: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按此分类对将历史项目进行划分,形成基建工程库,为建设基建产品BOM结构提供数据支撑;
  • 借鉴工业产品结构管理的理念,关联基建工程库,将历史基建项目按产品化的形式进行划分重组,实现以树状结构描述基建项目的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组成关系。并与PM系统对接,关联历史项目数据,可按不同层级(项目、单项、单位)查看设计指标、投资指标、造价指标、工艺、技术参数等信息。
  • 结合行业技术的迭代更新、工艺的优化、造价的分析,可在历史项目组成基建产品BOM库的基础上建立产品优选库,指定集团基建标准,为新项目快速策划、实施对标提供数据支撑。
  • 实现一个完整、准确、健全的基建项目产品化结构数据管理体系,为企新的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提供数据赋能,同时也赋能于项目管理人员提高项目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