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国内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日趋成熟,国外市场需求也亟待满足,国际化工程项目输出成为大势所趋。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致力于国际电力能源领域的开发和建设,代表中国电力技术的标杆,推动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国际地理、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项目管理中信息反馈滞后失真,管控力度鞭长莫及,管理风险预警力弱,由此导致的进度失控、质量问题、投资失控、劳务纠纷等等现象不时发生,给项目管理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及管理困惑。
传统的信息收集、处理手段日趋被动,及时信、真实性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而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亦面临无法按业务流程支持企业运营,导致职能之间形成信息孤岛,资源之间无法串联,导致企业失去资源协调所能产生的最大价值。鉴于企业甚至整个国际工程项目行业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互联网模式下的一体化资源管控平台,将业主、分包商或承包商、内部各环节全部按照业务流程组织串联起来,将互联网技术、GIS、BIM等三维建模技术以及物联网传感技术结合起来,然后实时为领导者形象地提供进度、资金、质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信息,推动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4.0时代的革新。
二.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互联网模式下的一体化资源管控平台的目标是在企业实现进度实时可视化跟踪、质量数据自动化采集、成本控制预警性通知和决策管控全方位支持。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信息系统建设原则,我们建议,首先通过工程部支撑系统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建设透明化项目沟通协作平台
面向企业业务流程,建设项目一体化沟通协作平台,优化协作流程,保证实施标准落地,最大化协作价值。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对时间和成本都较之国内项目敏感,对设计、生产、发运、施工、业主、分包商等职能环节间的相互配合度要求较高,加之空间距离、国情国别、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稍有不慎就将导致项目利润目标失败,甚至亏损。
系统搭建时,我们采取“从线下到线上”的模式来搭建系统,系统使用时,我们又建议采取“从线上到线下”的模式来使用系统。“从线下到线上”即不从职能划分出发,而是从企业业务流程出发,,建立与线下业务一比一的线上系统,线下业务按怎样的顺序开展,线上系统就按怎样的顺序推送任务;线下业务包含哪些资源,线上功能就支持哪些环节;而所谓透明化的协作平台,就是要实现从业主到内部、从内部到分包商、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上的业务环节都不能断,什么人什么时间节点应该干什么,什么时间节点干完了没有,这些全部依靠系统推动,而不要靠人工来推,用一个平台盯住所有资源。线下到线上即系统是保证管理标准落地的平台,而不是管理的工具,线下的协作因系统而变得更合理、更科学,线下的操作因系统而变得更规范、更有序,线下的管理因系统而变得更便捷、更主动。
2.建设实时化过程监督预警平台
组织资源进行项目过程管理,把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纳入管理,第一时间获知各价值链过程的完成情况,降低管理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保证项目利润率。项目立项后,项目管理者随时想知道设计图纸进展到哪个环节了,物资在供应商工厂生产到什么程度了,海上的货物有没有碰到突发情况,这些情况会不会影响进度,物资在运输过程中有没有损坏,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现场完成与应付、应收情况怎么样了等等。可是,这些信息通常分散在不同的系统里,分散在不同的独立实体内部,分散在漫长的航线和施工沿线上,要快速无误地搜集整体进度、质量、成本信息,十分不易。可是,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其风险是不可预估的。
因此,将进度管理与所有资源串起来,进度任务与合同和供应商串联,通过供应商在系统上的进度上报,掌握生产进度、运输进度、施工进度等;进度任务与内部资源和工作表单串联,当某环节在系统中完成后,系统自动上报进度,而不是人工填的进度,保证进度上报自动化;进度任务与现场照片、港口照片、物资卫星定位串联起来,保证进度上报有事实依据,领导者可以随时看见现场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不论哪个环节出现进度异常、质量异常,系统都会提出预警,并根据级别通知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保证管理者不错过规避重大风险的机会。
其次,将投资控制与所有资源串起来,将投资控制与合同包关联起来,把投资概算科目金额分解到各合同包,形成合同限额,明确投资管理对象,将投资管理落地到具体合同包;将投资控制与采购关联起来,采购范围、采购价格超过投资计划后,系统将提出预警;将投资控制与费用报销关联起来,当报销金额超出投资计划后,系统将提出预警;将投资控制与现场变更关联起来,当变更金额超出合同限额后,系统将提出预警。不是成本发生之后亡羊补牢,而是在过程中将投资计划执行下去。
3.建设形象化项目信息三维可视化查看平台
设计、物资、物流、施工、与业主对接、档案六大环节,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保证信息搜集全面及时,信息展现形象真实,辅助提升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一个线路工程项目,包含数目繁多的基塔,每个基塔处在设计、生产、发运、施工哪个阶段,基塔或线路的施工进度是否延期,施工现场情况怎么样,是否有质量安全隐患,施工当地人员负荷是否合理,每个线路段的成本已经花费到多少了,这些都是领导关心的。项目管理者想知道项目开展情况时,只能通过电话、月报、开会等方式,才能了解部分的项目开展情况,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获取信息不完整、不直观、不及时,而且依靠人工传递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加之这类文件通常将进度、质量、成本、人员区隔报告,所以领导者很难通过阅读这类文件掌握项目进展全貌,从而给其做出协调性决策增加难度。
所以,要对工程进度进行三维可视化管理,统筹安排项目资源,调节项目工作开展。通过设计结果与GIS、视频监控技术的信息整合,可以让管理者随时了解项目现场的情况,宏观掌握每一个线路段所处阶段,进度状态,并通过不同颜色直观反馈,实现项目管理的透明化。
三. 项目建设价值
1.直观、量化的决策依据
通过线路设计3D数字化成果,真实地表达线路、基塔、设施的形态效果,数据信息全面、细致、准确,为决策者提供真实直观、精准量化的3D决策依据。
2.优化协作流程,最大化协作价值
建立与线下业务一比一的线上系统,线下业务按怎样的顺序开展,线上系统就按怎样的顺序推送任务;线下业务包含哪些资源,线上功能就支持哪些环节,实现从业主到内部、从内部到分包商、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上的业务环节都不能断,什么人什么时间节点应该干什么,什么时间节点干完了没有,这些全部依靠系统推动,而不要靠人工来推,用一个平台盯住所有资源。
3.更高效的管理手段
基于3D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更加真实、直观地表达,在平台上实现全价值链、全方位的管理、监控,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最大限度保证项目利润率。
4.实现精准的材料、工程量统计,有效控制成本
通过BIM与DTM模型对线路、基塔全面实施量化分析,为建造过程提供精细化管理依据,节省材料、减少工程量,有效控制成本。
5.打造全过程的数字档案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过程化信息档案,为建设管理者提供更高力度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